在臨床工作中,,如果對于兒童寰樞椎半脫位這個疾病不熟悉,,往往會造成患兒延誤治療,造成難復性的寰樞椎脫位,,那時患兒會由于脊髓受壓而逐漸出現癱瘓癥狀,,甚至由于該處接近延髓的呼吸,、循環(huán)中樞,造成更嚴重的后果,。
寰樞椎脫位中的寰椎是指第一節(jié)頸椎,,樞椎就是第二節(jié)頸椎,位置非常高,,普通頸椎X光片由于周圍骨質影像重疊,,不易被發(fā)現,往往需要做CT來確診,。在正常解剖結構中,,寰樞椎由多重韌帶組織加固,既維持寰樞椎的正常旋轉活動,,又能夠防止出現脫位,,但在兒童由于樞椎齒狀突和寰椎橫韌帶的發(fā)育不健全,在患兒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時,,由于咽部出現炎癥造成局部軟組織充血,、水腫和滲出,引起寰樞椎相關的韌帶松弛,,在這種情況下,,只要受到輕度的外力,像穿套頭衣服用力或小朋友之間玩耍碰撞后,,就容易造成寰樞椎半脫位,,表現為歪脖,同時伴有疼痛,。兒童寰樞椎脫位容易出現延誤就診,,主要是由于兒童不善于表達、家長認知不足,、或就診醫(yī)生經驗不足有關系,,常以“落枕”給予治療,,假如不及時治療,,就會發(fā)展成為寰樞椎完全脫位,進一步壓迫頸髓出現四肢麻木,、無力,,直至癱瘓等。該患兒追問病史后得知,,一周前確曾患感冒,。
兒童寰樞椎半脫位的診斷除了根據臨床表現,即斜頸,、頸部疼痛和運動受限,,影像學檢查是確診寰樞關節(jié)脫位的主要依據:在X線平片上測量寰齒關節(jié)間隙,,正常兒童其間隙不超過5毫米,如果此間隙增大為5毫米或更大時,,則應認為有不穩(wěn)或脫位存在,,頸椎張口位X線片上,樞椎齒狀突偏向一側寰椎側塊,。枕頸部CT三維重建和頸椎MRI平掃可幫助診斷脫位的類型,、原因及壓迫程度等。
治療通常采用保守治療:一般給與枕頜吊帶牽引,,牽引重量多為1.5kg-2kg,,牽引時候可以在脖子后面墊一個小圓枕,比如用不帶花紋的毛巾卷成圓枕狀放置于頸后,,由于小孩子的身體比例的原因,,頭部相對較大,往往需要肩部墊高,,糾正了頭部的前傾,。還需要不定時的按摩枕頸部肌肉,小孩子的皮膚特別嬌嫩,,防止出現壓瘡,。牽引過程中需要拍片復查,牽引復位后可以改行頭頸胸支具固定,。只要診斷正確,,治療及時,都會得到良好的預后,。骨脊柱科已經治療數例患兒,,均取得良好效果,同時也應引起患兒家長警惕,,兒童感冒要注意避免頸部損傷,,以免出現寰樞椎半脫位。

牽引前呈斜頸狀態(tài),,寰樞關節(jié)半脫位

經牽引治療后,,寰樞椎半脫位得到復位
轉自《千佛山醫(yī)院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