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陰道流血量超過500ml者,,稱為產后出血。
臨床表現(xiàn):
產后出血的主要臨床表現(xiàn)為陰道流血過多,其臨床表現(xiàn)亦有差異
1.宮縮乏力多在分娩過程中已有縮乏力,,延續(xù)至胎兒娩出后,,但也有例外。出血特點是胎盤剝離延緩,,在未剝離前陰道不流血或僅有少許流血,,胎盤剝離后因子宮收縮乏力使子宮出血不止。流出的血液能凝固,。未能及時減少出血者,,產婦可出現(xiàn)失血性休克表現(xiàn);面色蒼白,、心慌,、出冷汗、頭暈,、脈細弱及血壓下降,。檢查腹部時往往感到子宮輪廓不清,摸不到宮底,,系因子宮松軟無收縮緣故。有時胎盤已剝離,,但子宮無力將其排出,,血液積聚于宮腔內,按摩推壓宮底部,,可將胎盤及積血壓出,。
2.軟產道裂傷出血特點是出血發(fā)生在胎兒娩出后,此點與子宮乏力所致產后出血有所不同,。軟產道裂傷流出的血液能自凝,,若裂傷損及小動脈,血色較鮮紅,。
3.凝血功能障礙表現(xiàn)為血不凝,,不易止血。
護理措施:
緊急護理
(1)囑產婦臥床休息,,密切監(jiān)測其生命體征,、神志變化。觀察皮膚,、粘膜,、嘴唇、指甲的顏色,,四肢的溫濕度及尿量,,及早發(fā)現(xiàn)休克的早期征兆。密切注意子宮復舊情況。
(2)迅速建立良好的靜脈通路,,做好輸血前的準備工作,,加快輸液速度,遵醫(yī)囑輸液輸血,,以維持足夠的循環(huán)血量,。
(3)準確收集并測量出血量、顏色,、氣味及有無凝血塊等,。發(fā)生產后大出血時,準確收集測量出血量對積極糾正休克,,減少產后出血的并發(fā)癥,,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義。
(4)遵醫(yī)囑應用止血藥或宮縮劑,。
(5)密切配合醫(yī)生積極查找出血原因,,爭分奪秒進行搶救工作。
心理護理
(1)耐心聽取病人的敘述,,給予心理支持,。
(2)適當?shù)馗嬖V產婦有關的病情,增加產婦對病情的了解,,增強其安全感,。
(3)傳授產婦一些放松療法:參與照料嬰兒、與嬰兒溝通,,聽音樂等,,分散其注意力。
(4)醫(yī)護人員在為產婦診療護理過程中,,以精湛的業(yè)務水平,、強烈的責任心和同情心及良好的服務態(tài)度,贏得產婦及家屬的信任感,,增強其戰(zhàn)勝疾病的信心,。
預防感染的護理
(1)保持環(huán)境清潔,室內通風30min,,每天2次,,定期消毒。
(2)保持床單的清潔,、平整干燥,,經常更換衛(wèi)生墊,使滋生細菌的培養(yǎng)基減少,。
(3)保持會陰清潔,,用“碘伏”會陰擦洗每天2次,。
(4)遵醫(yī)囑應用抗生素。
一般護理
(1)保證產婦充足睡眠,,加強營養(yǎng),,給予高熱量飲食,多食富含鐵的食物,,宜少量多餐,。
(2)病情穩(wěn)定后鼓勵下床活動,活動量應逐漸增加,。
(3)早期指導,,協(xié)助產婦進行母乳喂養(yǎng),可刺激子宮收縮,,以利惡露排出,。
產二科